战“疫”基层故事 | 晚8点的线上温暖 2022-12-02 10:06:03来源:新华社编辑:田媛媛
新华社太原12月1日电 题:晚8点的线上温暖
新华社记者王菲菲、李紫薇
开始了 老师讲得太好了 连我连我 最近,一到晚上8点,山西太原的张女士便准时打开手机,和儿子一起参加 非常时期 非常给力 心理援助直播活动。
老师讲的很多东西让我醍醐灌顶,温暖也通过屏幕传到我心里。 张女士由衷地说。
张女士有个上初一的儿子,正值青春期,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。疫情居家期间,更是除了吃饭,几乎不怎么走出房门,更别说与父母交流了。
正当我感到困惑时,听到太原市交通学校的韩锐老师在直播中说,关系大于教育,要先花时间和孩子建立牢固的亲子关系。我突然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!
11月30日,太原市交通学校老师韩锐在家里整理线上心理课程教案。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
于是,张女士尝试用老师们教授的方法,通过细致的关怀和细心的陪伴,渐渐敲开了儿子的 心门 。
张女士的焦虑,很多家长都感同身受。
随着太原市新一轮疫情来袭,为及时疏导师生及家长的情绪,太原市教育局组织8名心理健康骨干教师,从11月19日起开展8场公益直播活动,每晚8点开始,持续一到两个小时,为全市学生、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辅导和援助。
最近一段时间,孩子们上网课,与人交流和户外活动都减少了,心理状态需要特殊关怀。 活动的组织者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梁建梅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,来自孩子、家长包括老师的咨询不断,大家表达着各种焦虑。我们就在想,怎样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,为战 疫 作贡献?
这一想法得到许多老师的积极响应,很快,一个直播 小分队 迅速组建。
或许我们的一句话、一点小技巧,就能解开他们的心结。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心理教师王宏说, 每次直播,都是一次用心的沟通。
直播前,老师们会根据各自专长确定每期主题:有的通过观点加案例形式,讲解疫情下的自我关怀、心理调适;有的向孩子们传授提升积极情绪的小技巧;有的推介心理题材电影 讲解结束后,老师们还会和学生 连麦 ,开展线上交流,这个环节尤其受到欢迎。
终于连上了,太开心了! 看到自己的微信头像出现在直播间屏幕上,太原市六年级小学生王宇(化名)抑制不住兴奋。
老师,我想问一下,上网课的时候,老是走神该怎么办? 在直播间里,王宇将困扰许久的问题提了出来。
能提出这个问题,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自律且要求上进的孩子! 韩锐老师的回答,让直播间的小观众感到惊讶。韩老师接着说: 其实每个人都会走神,这非常正常,首先要接纳自己。然后,老师教你三个小技巧
11月30日,太原市交通学校老师韩锐在家里录制心理学科普小视频。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
接纳自己,期待更好的自我。 虽然只是短暂的交流,但王宇感觉收获不小。
很多问题,其实是长期焦虑紧张在居家学习期间的集中体现。 王宏老师说,让人欣喜的是,孩子和家长们沟通交流的积极性非常高,这说明他们有寻求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。
8天直播,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截至目前,收看学生和家长已突破23万,直播连线35人,视频号信息回复86条。 不仅有太原市的学生和家长,来自大同、忻州、吕梁等地,甚至广东、海南、新疆等地的网友都纷纷参与进来。 梁建梅说。
我一定要试试 很有用 点赞点赞 一条条不断弹出的弹幕背后,是孩子和家长们渴望交流沟通的心。
一位在酒店隔离的学生因为焦虑、害怕,通过微信找到了王宏老师。正是老师的陪伴,给予她正向激励,让她慢慢放松了心情。这位同学说: 在我看来,这些老师是驱散 心魔 的英雄,他们用专业知识温暖了我,让我拥有了克服恐惧的超能量!
现在,尽管直播活动已经结束,但老师们仍然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,和家长孩子们保持沟通,随时为他们提供帮助辅导。
晚8点的线上温暖 一直在线